
推荐理由:好看、口碑评分高、文章有质量
推荐指数:五颗星☆☆☆☆☆
下一部小说点评:
而这样的性格也遗传给了下一代,除了佩格拉,还有另外一个总是离家出走的儿子也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宝林是非常喜欢看电影的,尤其是在黑暗当中感受到另外一个理想的美好世界,白人的世界这样他可以暂时躲避生活的性,受到电影的熏陶之后他再也无法不用绝对的美的标尺来衡量自己见到的每张脸这个标尺。也是她从荧幕当中完全学来的,电影里面所塑造的白人的美的概念深刻的影响了宝玲的价值观,事实上,她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也以此为标志去衡量一切。她已经失去了美好的爱情,包括家庭的生活,于是便将希望寄托在美丽的外面,所以作为脱胎于她的女儿,佩克拉在耳濡目染之下。
怎么能不对那种刻板的美产生无条件的信赖?更何况他的母亲是个跛子,而自己又面目丑陋。贝克拉的父亲叫乔丽,从小是被姨婆带大的,因为他的身父离家出走而他的母亲也抛弃了他。12岁时姨婆得了重病一命呜呼,成为了孤儿的乔丽踏上了寻找生父的路。对许多黑人男孩来说,从小父亲的缺位是常态,这近乎成了一种种族特有的文化,因为社会结构性的歧视的压迫,使得这一族群在经济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劣势所带来的自然就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和对肉欲的沉淀,毕竟精神性的自主在缺少教育资源的社区是不现实的。而也正是因为这层原因,大量非婚生子诞生,一种畸形的婴儿潮在战后席卷开来。
大背景下的一员乔丽也曾过早的接触到了性而教育的宗旨,也给予了这群男孩所谓的社会身份的转化,即他开始要工作要挣钱养家了。这从潜意识里面给予男孩到男人身份过渡的这么一种自我认知,男孩儿们对性好奇,而男人们对性苛求,然而在他十几岁的一次聚会的野外交欢中急切索取的乔丽和女伴被两个打猎的成年白人男子发现,那站着两个白人那就走,到了吐槽打猎,他白人的闯入后成为了煎熬的酷刑。文本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酷刑似乎只是对乔丽的折磨,几乎忽略了女性的存在。可实际上,这里的女性遭受了两次绝望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