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理由:好看、口碑评分高、文章有质量
推荐指数:五颗星☆☆☆☆☆
下一部小说点评:
写着自己的不幸家园的不幸,就像他笔下的恶童那样把一切都记录在一打打稿纸上。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暴乱,雅歌塔的丈夫参与了反对的活动,变革被打压丈夫也变成了通缉犯。雅克塔怀抱四个月大的孩子与丈夫一同越过奥匈边境线以难民的身份逃往奥地利。背包里装着孩子的奶瓶、换洗衣物、手稿还有一本词典。身无分文的逃亡者在森林中向着奥地利的方向走了几个小时,如果在黑暗中迷路不幸绕回匈牙利的境内,等待他们的将会是非法越境的牢狱之灾,或是被喝醉的士兵一枪击毙。那时的雅各塔也只有21岁,却已经经历了欧洲最为混乱的时期。匈牙利作为一个大国眼中不重要的小国。
这个国家在风雨中飘摇夹在欧洲的中心被左右撕扯,早已丧失了话语权。在匈牙利人民的视角之下,这就是一幅高压、斗争不断、极其贫穷、民不聊生的景象。雅歌塔和丈夫来到了奥地利的边陲小镇又辗转到了维也纳的贫民区,最终找到了愿意接收他们的国家瑞士。然而,雅歌塔流亡异国的生活也同样被寂寞在孤独与痛苦。途中就好像坠入两种身份认同的鸿沟之间,沉闷的工作、沉默的夜晚、被冻结的生活,只有写作能带给他一丝宽慰。然而,他与家乡最后的一点廉洁,母语也逐渐离他而去。雅各塔居住在瑞士的法语区,26岁那年才开始系统的学习法语读写。他写戏剧、写小说出版的作品全部都是法语。
他以刚开始学习法语时的那种笨拙感模仿小学生作文的语气描写这对同双胞胎所见证的一切,没有冗杂的形容词、没有抒情甚至连长句子都没有。在采访时雅歌塔说道,我以前用匈牙利语写作时过于追求文字的话有。就这样他创造出了最为简洁、真实、冷静也极度冷酷的旁观者语言。让读者看到的是近乎荒诞的残酷,那么续作二人证据则是来自现实的巨大回响。二人证据由日记的第一人称复数转变为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情节与日记紧紧相接,但只讲了自15岁分离后的双胞胎兄弟之一卢卡斯的生活,基本没有提过他的兄弟。就我的阅读感受来讲这部续作是对第一部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