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理由:好看、口碑评分高、文章有质量
推荐指数:五颗星☆☆☆☆☆
下一部小说点评:
前者集结为著名的故事新编,而后者则编成将军等头。就如鲁迅所说,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人不免是有油滑之处,但好歹并没有将古人写的更死,却也许暂时还有存在的余地的。相较于鲁迅的谦逊,师德存则有着文学上的野心,他要在这一方面开辟一条创作的新奇迹,还在报刊上你来我往,相互攻伐的二人,却在各自的核心的文学创作上达到了高度的主题一致,不得不说是一种有趣的巧合。当然,我也想做一种断言,就是正因为这二人对于文学有着相似的追求和坚持,对作品品质有着病态的讲究。
这个讲究和较真以及同样长远深邃的历史思考方能够实现这样微妙的默契。文字之争固然消耗着彼此的经历,但仍然不掩其冲天的才华。鲁迅先生借故事新编消解了历史的厚重,也卸下了背负在身上束缚思想的重担,借油滑来实现自由,而生存则以将军的头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大门,在论战中以新亭旧酒彼此相互指摘的两位大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干脆连酒瓶子都砸了,拿着碎片粘贴成一座触目惊心的雕塑作品或现代感十足的抽象画作。杜子美还也就是杜甫把花将军写进诗中,如同以史官之笔挽起了春秋。
赠花卿里面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可忍孰不可忍。虽然是婉转的点名,但多少也有点阴阳怪气,你这曲子真好,这个花将军,我们这种凡人哪里听得了?1000年之后当师哥嘴也动起笔去写花敬定的时候,看到杜甫的这几句讽刺是否会想起在诗鲁之争中被鲁迅先生支配的恐惧?秋季的遗物你终于明了,作为鲁迅男足的对手,他对一支孤军的描写以寂静和曲折两个字就营造好了一种悲怆的英雄挽歌般的氛围,这也预示着这支部队之后的命运,他的脸是白的。